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sqldb in /srv/disk16/3144538/www/k5000ch.atwebpages.com/subroute.php on line 1520
中國歷史座標尺
數位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主要執行人: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賴志成博士
教學活動協作執行人: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

1. 計劃簡介:「中國歷史座標尺」乃一項實物尺配合數位人文的教學活動計劃, 此計劃通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料以及實地探索等學習體驗,透過數位科技, 讓學生從政治、文化、社會等不同層面認識中國內地和香港密不可分的關係和歷史文化淵源, 並配合初中中國歷史課程等學習經歷,為老師及學生提供教與學的支援, 給予學生探索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統節日和文化習俗的機會。

2. 目標:通過中國歷史座標尺——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教學活動,達到以下目標
2.1 在學習中國歷史的同時,支援學生「其他學習經歷」的學習成果, 提升「教與學」效能
2.2 提升學生專題研習技巧
2.3 強化學生對本地文化的保育意識
2.4 提升對中國和香港的歸屬感及自我身份的認同
2.5 協助學生個人成長發展
2.6 提升對內地和香港關係的認識
2.7 增加對香港歷史文化的了解
2.8 培養對香港文化的興趣
2.9 培養掌握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知識

3. 受惠對象:全港中學學生、老師;預期受惠人數:34,850人次

4. 產品
4.1產品/成果:「中國歷史座標尺」,《教學手冊》
4.2產品/成果的推介:
4.2.1 「中國歷史座標尺」:設計及生產一把以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範圍(夏朝至當代)的 「中國歷史座標尺」,配以矩陣式二維碼(QR碼)作為歷史資料載體,方便學生攜帶, 並能透過智能電話的行動二維條碼掃瞄器來讀取「QR碼」內的中國歷史資料來輔助學習。
4.2.2 《教學手冊》-成立工作小組,整理相關資料,並出版一份《教學手冊》, 內容附有「中國歷史座標尺」使用方法、香港從史前至清代的基本資料、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名單、探索之旅流程及內容等資料。
4.2.3 產品/成果商品化潛力:「中國歷史座標尺」及《教學手冊》 內容乃香港從史前至清代的相關歷史資料,並提供進行有關活動之方法和安排等, 有助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之餘, 更能有助初中中國歷史課程之教授及其他學習經歷之實踐。

計劃詳情
1 前言
現時學生主要通過中國歷史科、歷史科、中文科及通識科接觸中國和香港本地的歷史文化, 但是篇幅並不多。現今的歷史課程專注於歷史事件和影響的教授, 較少把歷史和本地的文化連接起來。其實,香港的歷史建築, 傳統文化等等都是珍貴的教與學材料,它們都和特定的歷史時期和事件緊密相連。 在很多的歷史事件的教與學的過程中, 我們應該讓教師和同學把它們和香港本地乃至內地的歷史文化材料相聯繫,相互配合, 再透過數位人文科技概念,以此達到 「在生活中學習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和課程融會貫通」的教與學的目的。

現行中國歷史科課程(中一至中三)自1997年起推行,至今已逾23年。 為配合課程持續發展與更新的需要,課程發展議會於2013 年12月通過在個人、 社會及人文教育委員會轄下成立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專責委員會(中一至中三)。 該專責委員會下設「修訂初中中國歷史課程工作小組」, 檢討現行的中國歷史課程(中一至中三)。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修訂課程大綱透過把中國歷史劃分為9個「歷史時期」, 並根據歷代的「學習重點」組織及編排學習內容, 讓學生能更全面和清晰地學習中國歷史的發展面貌,綜覽中國歷史的發展。 大綱亦把「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編入相關中國歷史發展時期的不同課題內一併教授, 讓學生能從政治、文化、社會等不同層面認識中國歷史的發展,進行多角度地思考, 以此擴闊其歷史文化視野。此外,修訂課程大綱亦設置選教及延伸課題, 為課程提供靈活的架構,以保障學生的學習多樣性,並推動其自主學習, 做到有效的「學與教」。

從學習當中,令學生明白到香港的文化本來就是嶺南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經過英國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和自身發展,逐漸發展出自身獨特的文化。 我們可以利用歷史建築,傳統文化,以及電影、文學和音樂等資料, 指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歷史事件和社會背景去分析思考歷史與文化, 讓學生對我們的歷史文化有更全面的認識,並透過香港歷史事、地、人的「點」, 連結香港歷代的「線」,再聯繫到中國歷史的「面」去, 使學生更能體會自身與中國內地之間的密切關係, 認識到中華文化由不同地方的文化的組成,研究中國不同地方的文化,例如香港的文化, 對我們深入全面地了解中華文化有著深遠的意義。

根據2018年5月發表的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大綱, 中學二年級必修部分的時序範圍為宋代至清代,範疇包括政治演變、文化特色, 以及香港發展。當中建議課節數,分別是政治演變(38節)、文化特色(7節)、 香港發展(5節)。基於中學二年級的中國歷史科課程涉及香港發展, 而本港亦蘊藏豐富的由宋代至清代的歷史資源,故此本計劃以中學二年級作為試點。

2 背景
2.1 真實學習與體驗式學習
2.1.1 專題式學習活動(專題研習或專題探究)已成為教育改革下的一個促進教與學、 培養基本能力、發展自學能力等的一個重要學習策略及方法。 強調真實學習(Authentic Learning), 也就是從自身生活及社會生活中選取並確定研究課題, 以類似科學探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及解決問題。此外, 計劃著重體驗式學習 (Experiential Learning),強調學習的取向, 也就是一切的學習以經驗為起點,過程中透過分享和反省, 深入處理和藉著實踐驗證它的真確性, 所學到的可以轉化到真實生活裏並繼續進入和影響另一個經驗, 帶來另一次的學習循環。
2.2 配合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大綱-研習史事與探究方法
2.2.1 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架構為學生在初中階段須掌握的中國歷史基本知識、 價值觀和學習態度提供指引。學校和教師在規劃中國歷史課程的實施及安排適切的學、 教、評活動時,須以課程架構為準則。學生可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以豐富學習生活, 例如進行專題研習、出席校內外講座、參觀展覽等。
2.3「中國歷史座標尺」的價值
2.3.1 「中國歷史座標尺」運用「間尺」的基本原理,附設編年體的歷史系統, 使人以新的角度觀賞、感受和思考歷史。在此基礎上加入嶄新科技, 透過「QR碼」的承載量,擴闊「中國歷史座標尺」的資訊承載空間, 使學生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2.3.2 「QR碼」解讀軟件方面,只要智能電話加入「QR碼」讀取軟件,對著「QR碼」作掃描, 解碼軟體便會自動解讀此訊息,顯示於智能電話螢幕上面。
2.3.3 靈活運用「中國歷史座標尺」,使之融入初中中國歷史科內有關文化特色、 香港發展的內容,可提高歷史資料的真實性及趣味性。透過加入傳統習俗、 歷史及文化事物,能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傳統禮儀、歷史事件、有關社會文化及現象、 古蹟遺產的背後價值及意義。
2.3.4 加強師生了解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歷史文化知識與當代科技的結合。
2.4 香港考古遺址、中式歷史建築、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2.4.1 學習香港考古成果,展示出內地與香港密不可分的關係,並記載了先民的生活模式, 以大埔的碗窰村為例,此地是香港目前發現的唯一青花瓷窰址,營運於明、清兩代, 以至20世紀初,全盛時期年產超過四十萬件,產品一度遠銷至東南亞。 這段歷史既可以讓學生追溯到明清時代的香港,使他們在看到以前礦洞的結構的同時, 也可以了解到當時香港與内地的人的互相遷移。另外, 碗窰遺址保留了生產陶瓷從採礦到入窰裝燒的各項工序,十分完整, 是中國陶瓷考古史上罕見的,學生認識到遺址重要的歷史價值, 便能進一步地對其進行保護。了解及考察考古遺址, 有助於提升學生對香港歷史演變的認識, 提供親身探索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中國歷史發展的密切關係的機會。
2.4.2 香港現存的中式歷史建築,顯示香港的民俗文化源於嶺南文化, 一磚一瓦都足以體現兩地的關係, 現時已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的東涌寨城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通過發現身邊的這些有著傳統中國特色的建築,體會到中式歷史建築的美學, 學會欣賞,鑒賞能力因而得到提升, 日後也更懂得欣賞類似的建築並主動了解其背後的歷史。學生透過親身接觸, 在一個沒有壓力的學習空間,用輕鬆的方式讓學生親身感受學習中國歷史的樂趣。
2.4.3 研究學習香港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學生認識自己的歷史根源, 加強老師及學生對社區、對國家及香港的理解。此外, 計劃更讓老師及學生有實地考察及親身體驗的機會, 從靜態的課堂中跳到更為生動的現實環境中,親身探索、體驗及感受本地文化傳統, 大大增加學習趣味,提高學習動機。加上配合體驗式學習法及中學課程之互動學習模式, 訓練學生多角度思維,解難能力及溝通技巧等,為學校、 老師及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教學活動。
2.4.4 粵語的起源,可追溯至秦朝,在宋朝定型,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 另外,例如粵語歇後語等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發掘更多粵語的樂趣。
2.4.5 香港本地文化的產業發展非常蓬勃,她的小說、電視、電影、歌曲、 漫畫等的影響力更超越了粤語地區, 例如香港的粤語流行曲曾響徹大中華地區及世界各地,香港電影也一度雄霸東亞, 培育出李小龍和成龍等國際知名影星,香港更被譽為「東方荷里活」。電影、 電視劇及粵劇可以令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香港的大衆文化, 培養他們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電影有其歷史和社會背景, 觀看電影有助於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香港及中華文化。
2.4.6 帶有中國特色宗教色彩的活動在香港仍然被保留, 認識這些文化背後的含義能加深他們對身邊的事物的了解。了解不同宗教, 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有差異的宗教如何在香港並存,學會去尊重這些不同的宗教文化, 並了解傳統的中國宗教文化及其在香港的繼承和發展。
2.4.7 香港由不同的族群組成,圍頭人、客家人、 福佬人和疍家人都是香港原居民社會的組成族羣,故圍頭話、客家話、 福佬話和疍家話都是屬香港本土語言。了解各個族群的獨特文化,例如節慶, 飲食等文化,可以使我們在香港文化的「學與教」方面更添姿彩。
2.5 香港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
2.5.1 香港文化源於中華文化,學生可以從學習香港文化,進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過研究和學習,了解到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 發現中華文化與香港文化的緊密共生關係。
2.5.2 香港的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但近代不少在中國内地已經消失的文化, 例如中式結婚禮服,旗袍校服等,在香港還有所保留。同時,隨著兩地的交流, 互相影響的情況增加。
2.5.3 香港還保留了傳統的節日及特有的習俗,例如長洲的太平清醮, 其中的飄色巡游和搶包山一直以來都是一大特色, 也顯示了香港對於傳統文化習俗的保留和重視。除此之外,圍村盆菜、大坑舞火龍、 黃大仙廟等傳統廟宇等都是香港文化的象徵,十分值得學生了解和體驗, 並體會其中的精神和背後的意義。

3 教學活動舉辦機構的背景
3.1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中國語言學系擁有陣容強大、經驗豐富。學系強調對學生中國語文, 尤其是傳統語文基礎的學術訓練、學習能力、獨立性和創造能力的養成, 並顧及跨語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3.2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 以教導及傳播由古代到當代中國與世界的歷史文化知識為主要教學工作, 輔以推動跨學科知識傳播平台為己任,並加強相關範疇的基礎學術研究。
3.3 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
1997年6月成立,現任會長羅慶琮,基金會主席李金鐘,名譽會長包括: 李國章,李焯芬,徐立之,高錕(已故),饒宗頤(已故)、謝志偉、梁志鴻、 曾鈺成、李越挺、湯啟康等。 宗旨:滙聚聯繫香港教育界人士, 包括榮休教育局官員、校長、老師和教育界人士,提供多方面文化和娱樂话動, 使老有所樂,老有所用,現有會員逾七千人。
中國歷史座標尺專利持有人林建新先生,為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永遠榮譽贊助人。
3.4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
2000年成立之非牟利團體,會員包括學校教師、校長,人數超過三百多人, 現任主席方耀輝(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 考評局科目委員會修訂初中中史課程專責委員會成員)。

4 計劃目標
4.1 支援學生「其他學習經歷」的學習成果,提升「教與學」效能
配合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 本計劃安排各種不同課題的歷史文化考察及體驗活動予學生參加, 讓同學可以走出課堂吸收書本以外的知識,接觸香港與中國歷史文化的相關知識, 以及實地體驗「中國歷史座標尺」的功能等,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提升「教與學」效能。 同時計劃亦為學生安排講座,有系統地闡述中國歷史建構過程, 從而了解香港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位置和角色,以及培養對社會的認同感。 高度配合「課程架構」中所提及的「整全地認識中國歷史的面貌」和 「培養態度與價值觀」等重點,為老師提供教學上的支援。
4.2 提升學生專題研習技巧
本計劃將回應專題研習強調真實致用、科學探究、解難教學的學習重點, 通過「中國歷史座標尺」、《教學手冊》、講座、實地考察等活動,並由導師帶領, 讓學生體驗各類中國文化風情,補充及完善歷史及文化現象發展的細節內容, 學生在學習體驗的途中也能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技巧。
4.3 強化學生對本地文化的保育意識
配合政府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支援及協助學生參與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活動, 以配合初中中國歷史課程中對「讓學生學會學習和探究」的要求, 藉此裝備相關知識及學習經驗,同時增加老師及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認識, 加強對中國文化的保育意識。香港傳統的文化會帶給學生更完整或者是新的認知, 親自體驗這些文化讓他們更願意主動保護它們。
4.4 提升對中國和香港的歸屬感及自我身份的認同
透過考察考古遺址及中式歷史建築,親身參與各項與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活動, 加强學生對中國歷史根源認識,並宣揚及承傳本地文化的傳統, 認識到中華文化乃至香港文化的多姿多彩,提升老師及學生對社區、對香港、 甚至對國家的歸屬感,並由此產生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提高公民意識, 配合教育方面的需求及期望。
4.5 協助學生個人成長發展
提供實踐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如多角度思維能力、創造力、 解難能力及溝通能力,啟發學生潛能,有助學生個人成長發展。 為學生提供互相討論的空間,分享各自觀察和學習到的内容。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全面地審視歷史和文化。在實地考察的時候, 鼓勵學生自行觀察和分析,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用有效的「學與教」培養他們日後自行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4.6 提升對內地和香港關係的認識
透過學習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歷史,學生能認識到內地和香港的發展歷程, 從而能了解到中國內地與香港緊密的關係。在接觸歷史文化發展歷程的内容的時候,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分析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提供探訪古跡的活動, 讓學生親身探索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中國歷史發展的密切關係。
4.7 增加對香港歷史文化的了解
透過傳統習俗、歷史及文化事物,幫助學生了解傳統禮儀、歷史事件, 或有關社會文化及現象、古蹟遺產的背後價值及意義, 令學生對香港歷史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歷史資料與文化的結合, 令學生能更全面地了解香港的歷史文化, 豐富的資料和實際的考察讓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研習更為深入。
4.8 培養對香港文化的興趣
電子教學相對於課堂上的學習更具趣味,也更方便, 這種生動有趣的學習方式令學生更積極和投入地學習與粵語有關的傳統文化及其他香港文化, 以此培養學生對香港文化的興趣,有助他們日後進一步的學習和個人的發展。 深入了解香港傳統習俗和建築背後的文化令學生對自身所處環境有更多的認識, 使歷史文化融入日常的生活,從而進一步發掘香港文化的魅力。
4.9 培養掌握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知識
通過學習,培養師生掌握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知識,明白數位人文知識的重要性。

5 參與計劃團隊成員名單
5.1 項目顧問
施仲謀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
梁冠芬校長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主席
丁新豹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周正偉博士 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系主任
黄浩潮博士 前香港中學中國歷史科課程發展委員會主任
梁操雅博士 前香港中學中國歷史科課程發展委員會主任, 前香港教育學院考試及評估課程助理教授


5.2 支援小組成員
羅慶琮博士 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會長(小組主席)
方耀輝先生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主席
王志宏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電子學部課程統籌
伍焯佳先生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榮休中國歷史科老師


5.3 工作小組成員
學術總監:賴志成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講師
署理學術總監:區志堅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歷史尺顧問:羅慶琮博士 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代表


6 計劃舉辦的講座及實地考察:
學校巡迴講座 (約40次):
  主題及擬定内容 對象 講者資歷
1 鴉片戰爭前的香港歷史及香港族群的移民史。
擬定內容:香港各歷史時期的社會風俗、居民生活狀況,闡述中國與香港之間的關係。
參與計劃老師及學生 大學講師 或/及 學者專家
2 香港歷史古蹟文物考察及保育。
- 擬定內容:從古蹟文物認識香港的中、西文化及其承傳,講解文物保育的意義。
3 香港的多元文化、戰前的外籍族群。 擬定內容:葡萄牙、英國、德國等外籍族群在香港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從生活習慣、 管治制度、醫療服務、宗教慈善等方面的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 認識香港與西方文化的互動情況,為走進全球體系奠下基礎。
4 近代中國著名的香港華人菁英。
擬定內容:介紹李陞、梁安、黃勝等香港華人菁英,分析他們如何影響近代中國, 以及香港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講座活動內容對應中學之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 旨在為學生提供深入了解香港和中國歷史發展的機會,提倡「閲讀」計劃, 鼓勵學生閲讀中國歷史名著及相關文學作品。
學習重點:
學生深入認識香港和中國歷史的發展、 香港在中國歷史發展上的角色以及香港與中國的密切關係。
註:
本活動一共 40 次 團,每次 160 人。 符合出席時數的參加者將獲本會頒發「參與講座證書」, 並可向教育局申報「持續專業發展時數」。

探索之旅(約50次):
  主題及建議路線 對象 導賞員資歷
1 香港與辛亥革命
建議路線:香港興中會總部舊址、孫中山紀念館。
內容:了解孫中山在香港的事跡及辛亥革命的歷史,進而思考香港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中學老師(尤其是中史科、歷史科)及學生 大學講師 或/及 學者專家 或/及 具經驗的導賞員
2 香港海上絲綢之路探索
建議路線:香港海事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九龍寨城、鯉魚門、避風塘、長洲張保仔洞。
內容:認識香港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所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
以及如何成為中西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橋樑等,進一步思考香港進入全球化體系的進程。
3 中西文化交融
建議路線:灣仔歷史文物徑、中西區文物徑。
內容:認識香港華洋雜處的城市規劃特色、社會風俗特徵,思考香港的中西文化互動、 文物保育的意義。
4 新界宗族傳統生活風貌
建議路線:元朗屏山文物徑、元朗圍村、大夫第、粉嶺龍躍頭文物徑、新界西鄉村。
內容: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特徵以及在香港的承傳情況、中華文化對香港居民的影響, 探討新界宗族在香港和中國歷史中扮演的角色。
5 漁村風貌
建議路綫:大澳漁村、香港仔避風塘
内容:了解香港漁村的發展,以及傳統漁村居民的生活面貌,探討漁業在香港歷史上的影響。
探索活動內容對應中學之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 旨在以親身考察和體驗的方式深化課堂所學知識及提高學生歷史的研習技巧, 增加其對歷史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學習重點:
學生體驗社會上不同的風俗習慣,了解香港的歷史文化發展, 認識香港在中國歷史上的角色及其與中國的關係, 反思文物保育及文化遺產保存的價值和意義。
註:
本活動一共 50 次,每次 19 人。
在導賞員的選擇上,注重專業性與講解水平,使主題更具新意及趣味性, 能帶給參與者更豐富和深入的體驗。

探索活動的配合工作